2014-03-06
1964年2月18日,满载着中阿友谊的10000株5个品种的油橄榄树苗从阿尔巴尼亚海运至广东省湛江港。半个月之后,周总理亲临昆明海口林场,并亲手种下了一株油橄榄。直到今天,大家只记住了那个难忘的日子,却鲜有人了解这背后的小故事。
初识油橄榄
1963年12月13日至1964年3月1日,周恩来总理在陈毅副总理等陪同下,对非洲、欧洲和亚洲14国进行友好访问。期间,周总理第一次来到被称为“山鹰之国”的阿尔巴尼亚,开始了为期9天的友好访问,在我驻阿大使馆为周总理举行的元旦欢迎晚会上,周总理问前去参加晚会的徐纬英教授来阿做什么?徐教授向周总理汇报了来阿考察油橄榄栽植、加工等技术情况,这再次加深了周总理对油橄榄的印象。
获赠油橄榄
与此同时,阿尔巴尼亚劳动党第一书记霍查和部长会议主席谢胡,在与周总理会见时也谈及油橄榄的有关事宜,阿政府为回报中方长期对阿国的无私援助之情,决定以部长会议主席谢胡的名义赠送周恩来总理1万株油橄榄树苗。
种植油橄榄
经过中巴双方的共同努力,经过22天的长途跋涉,运输油橄榄的轮船终于在1964年2月17日到达广东湛江港,2月18日在湛江港举行了隆重而热烈的苗木交接仪式。3月3日,周恩来总理亲临昆明海口林场,与阿尔巴尼亚专家一起亲手种下一株代表“中阿友谊”的油橄榄。
“油橄榄可是好树种啊!橄榄油营养价值很高,我们要引进,为子孙后代造福!”这是新中国第一届总理周恩来同志当年留下的感人至深的一句话。